名称: | |
描述: | |
公开/私有: | 公开 私有 |
湖北道教史, 刘固盛, 梅莉, 胡军等著 |
|
ISBN:
|
978-7-5622-8195-5 价格: CNY120.00 |
语种:
|
chi |
题名:
|
湖北道教史 / 刘固盛, 梅莉, 胡军等著 , |
出版发行:
|
出版地: 武汉 出版社: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806 |
载体形态:
|
523页 25cm |
摘要:
|
地方道教史研究是目前学术界深化中国道教史研究的着力点,刘固盛教授负责的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最终研究成果《湖北道教史》首次对湖北道教发展的历史进行集中研究,该著在基本史料、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主要内容和观点等多方面都有新的突破,是近年来地方道教史研究的重要收获。湖北是一个道教文化的大省,《湖北道教史》对湖北道教进行了从古至今的贯通式研究。全书在阐述湖北道教发展的自然与人文环境、思想渊源以后,按照汉唐、宋元、明清、近代、当代的历史时间顺序,对道教在湖北地区的传播情况、道派的发展变化、主要道教人物的活动与贡献、道教思想等作较全面详细的叙述。对九宫山、武当山、荆州玄妙观、安陆元佑宫、武昌武当宫、长春观等道教名山宫观的历史进行了重点梳理。该著在叙述湖北道教历史的同时,对在湖北道教史上确曾作出了贡献但至今不为人所熟知的道教人物进行了重点发掘,如晋唐武当高道尹轨、山世远,武昌道士刘玄靖,南宋五龙派创始人孙寂然,元明九宫山御制派传人车可诏、黄守逸,元代荆州玄教宗师唐洞云,清代钟祥元佑宫全真高道陈真一、梁清格,武当全真高道白玄福等等,这些人物的发现,不仅填补了湖北道教史的一些空白,也丰富了整个中国道教史的内容。《湖北道教史》注意在中国道教整体发展的大背景下彰显湖北道教的地方特色,注重楚文化对道教的浸润,同时也充分重视道教对湖北地方社会的深刻影响。该书对湖北道教发展的主要特点和历史地位进行了归纳总结。其一,道教名山宫观具有代表性。其二,各道派善于融合具有典型性,并且形成了多个富有湖北特色的新道派。其三,高道众多具有广泛性,而且传承有序,影响深远。该书在史料的搜集和运用上具有较大的突破。除了常见的文献外,注重地方志、道教宫观志、碑刻材料、出土文物及其它历史文献的发掘。研究资料的新发现,使本书在研究内容与观点上具有较多的创新。本成果填补了中国道教史中有关湖北地方道教史研究的一个空白,对中国宗教史、文化史、思想史的研究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在研究方法的运用上,注重宗教学、历史学、哲学、文献学等学科的交叉研究,并注意把宗教史与社会史的方法结合起来,为地方道教史研究的方法论作出了有益的探索。此外,本成果还有较高的现实价值。道教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成果阐扬其尊道贵德、顺应自然、珍爱生命、注重和谐等思想,这些思想对当今培育人们的道德精神与人文精神、促进社会健康发展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与理论意义。 |
使用对象附注:
|
大众读者 |
主题:
|
道教史 湖北 |
中图分类:
|
B959.2 版次: 5 |
主要著者:
|
刘固盛 著 |
主要著者:
|
梅莉 著 |
主要著者:
|
胡军 著 |
标签:
|
|
相关资源:
|
|
分享资源:
|
HEA| |03829nam 2200277 450 005| |20210201141100.0 010| |□a978-7-5622-8195-5□b精装□dCNY120.00 100| |□a20210201d2018 ekmy0chiy50 ea 101|0 |□achi 102| |□aCN□b420100 105| |□ay a 000yy 106| |□ar 200|1 |□a湖北道教史□Ahu bei dao jiao shi□f- | |刘固盛, 梅莉, 胡军等著 210| |□a武汉□c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d201806 215| |□a523页□d25cm 225|2 |□a荊楚文庫□Ajing chu wen ku 320| |□a有书目(504-512) 330| |□a地方道教史研究是目前学术界深化中国道教史研究的着力点,刘- | |固盛教授负责的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最终研究成果《湖北道教史》- | |首次对湖北道教发展的历史进行集中研究,该著在基本史料、研究方- | |法、研究思路、主要内容和观点等多方面都有新的突破,是近年来地- | |方道教史研究的重要收获。湖北是一个道教文化的大省,《湖北道教- | |史》对湖北道教进行了从古至今的贯通式研究。全书在阐述湖北道教- | |发展的自然与人文环境、思想渊源以后,按照汉唐、宋元、明清、近- | |代、当代的历史时间顺序,对道教在湖北地区的传播情况、道派的发- | |展变化、主要道教人物的活动与贡献、道教思想等作较全面详细的叙- | |述。对九宫山、武当山、荆州玄妙观、安陆元佑宫、武昌武当宫、长- | |春观等道教名山宫观的历史进行了重点梳理。该著在叙述湖北道教历- | |史的同时,对在湖北道教史上确曾作出了贡献但至今不为人所熟知的- | |道教人物进行了重点发掘,如晋唐武当高道尹轨、山世远,武昌道士- | |刘玄靖,南宋五龙派创始人孙寂然,元明九宫山御制派传人车可诏、- | |黄守逸,元代荆州玄教宗师唐洞云,清代钟祥元佑宫全真高道陈真一- | |、梁清格,武当全真高道白玄福等等,这些人物的发现,不仅填补了- | |湖北道教史的一些空白,也丰富了整个中国道教史的内容。《湖北道- | |教史》注意在中国道教整体发展的大背景下彰显湖北道教的地方特色- | |,注重楚文化对道教的浸润,同时也充分重视道教对湖北地方社会的- | |深刻影响。该书对湖北道教发展的主要特点和历史地位进行了归纳总- | |结。其一,道教名山宫观具有代表性。其二,各道派善于融合具有典- | |型性,并且形成了多个富有湖北特色的新道派。其三,高道众多具有- | |广泛性,而且传承有序,影响深远。该书在史料的搜集和运用上具有- | |较大的突破。除了常见的文献外,注重地方志、道教宫观志、碑刻材- | |料、出土文物及其它历史文献的发掘。研究资料的新发现,使本书在- | |研究内容与观点上具有较多的创新。本成果填补了中国道教史中有关- | |湖北地方道教史研究的一个空白,对中国宗教史、文化史、思想史的- | |研究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在研究方法的运用上,注重宗教学、历史- | |学、哲学、文献学等学科的交叉研究,并注意把宗教史与社会史的方- | |法结合起来,为地方道教史研究的方法论作出了有益的探索。此外,- | |本成果还有较高的现实价值。道教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本成果阐扬其尊道贵德、顺应自然、珍爱生命、注重和谐等思想,这- | |些思想对当今培育人们的道德精神与人文精神、促进社会健康发展都- | |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与理论意义。 333| |□a大众读者 410| 0|□12001□ a荊楚文庫 606|0 |□a道教史□Adao jiao shi□x湖北 690| |□aB959.2□v5 701| 0|□a刘固盛□Aliu gu sheng□4著 701| 0|□a梅莉□Amei li□4著 701| 0|□a胡军□Ahu jun□4著 995| |□a1100262116□b谢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