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 |
描述: | |
公开/私有: | 公开 私有 |
庾子山集注, (南北朝)庾信著 |
|
ISBN:
|
978-7-5564-1272-3 价格: CNY284.00 |
语种:
|
chi |
题名:
|
庾子山集注 / (南北朝)庾信著 , |
出版发行:
|
出版地: 武汉 出版社: 湖北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803 |
载体形态:
|
15, 1035页 25cm |
责任者附注:
|
撰著者:庾信(513—581年),字子山,南阳新野(今河南新野)人,南北朝时期诗人、文学家。他自幼随父亲庾肩吾出入于萧纲的宫廷,后来又与徐陵一起任萧纲的东宫学士,成为宫体文学的代表作家有《庾子山集》传世。点校者:许逸民。曾任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办公室主任,编审,中国文选学研究会副会长、郑州大学兼职教授。 |
责任者附注:
|
撰著者:庾信(513—581年),字子山,南阳新野(今河南新野)人,南北朝时期诗人、文学家。他自幼随父亲庾肩吾出入于萧纲的宫廷,后来又与徐陵一起任萧纲的东宫学士,成为宫体文学的代表作家有《庾子山集》传世。点校者:许逸民。曾任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办公室主任,编审,中国文选学研究会副会长、郑州大学兼职教授。 |
摘要:
|
《庾子山集》是庾信的诗文集。原集20卷,已佚。今存16卷,凡赋1卷,乐府1卷,诗4卷,歌辞1卷,文9卷。有《庾开府集》传世,清人倪璠批注,许逸民点校,改称为《庾子山集注》。梁时,庾信写了许多宫体诗,与徐陵齐名,世称“徐庾体”,多轻靡浮艳之辞。仕西魏后,诗风为之一新,雄劲苍凉,沉郁老成。诗歌代表作《拟咏怀》27首,慨叹身世,抒发对故国的怀念。也有一些赠别友人的小诗,写得亲切动人,如《寄徐陵》等。庾信辞赋代表作《哀江南赋》,反映了梁朝兴亡的历史,也追叙了个人的家世,情感真挚,后世广为流传。其他抒情小赋也有名篇,如《小园赋》、《枯树赋》等。庾信也是南北朝的骈文大家,讲究对仗、善于用典。其《哀江南赋序》为历代传诵。 |
主题:
|
中国文学 |
中图分类:
|
I213.92 版次: 5 |
主要著者:
|
庾信 著 |
标签:
|
|
相关资源:
|
|
分享资源:
|
HEA| |02487nam 2200253 450 005| |20210202010004.0 010| |□a978-7-5564-1272-3□b精装□dCNY284.00 100| |□a20210202d2018 ekmy0chiy50 ea 101|0 |□achi 102| |□aCN□b420100 105| |□ay z 000yy 106| |□ar 200|1 |□a庾子山集注□Ayu zi shan ji zhu□f(南北朝)庾信著 210| |□a武汉□c湖北教育出版社□d201803 215| |□a15, 1035页□d25cm 225|2 |□a荊楚文庫□Ajing chu wen ku 314| |□a撰著者:庾信(513—581年),字子山,南阳新野(今河- | |南新野)人,南北朝时期诗人、文学家。他自幼随父亲庾肩吾出入于- | |萧纲的宫廷,后来又与徐陵一起任萧纲的东宫学士,成为宫体文学的- | |代表作家有《庾子山集》传世。点校者:许逸民。曾任国家古籍整理- | |出版规划小组办公室主任,编审,中国文选学研究会副会长、郑州大- | |学兼职教授。 314| |□a撰著者:庾信(513—581年),字子山,南阳新野(今河- | |南新野)人,南北朝时期诗人、文学家。他自幼随父亲庾肩吾出入于- | |萧纲的宫廷,后来又与徐陵一起任萧纲的东宫学士,成为宫体文学的- | |代表作家有《庾子山集》传世。点校者:许逸民。曾任国家古籍整理- | |出版规划小组办公室主任,编审,中国文选学研究会副会长、郑州大- | |学兼职教授。 330| |□a《庾子山集》是庾信的诗文集。原集20卷,已佚。今存16卷- | |,凡赋1卷,乐府1卷,诗4卷,歌辞1卷,文9卷。有《庾开府集- | |》传世,清人倪璠批注,许逸民点校,改称为《庾子山集注》。梁时- | |,庾信写了许多宫体诗,与徐陵齐名,世称“徐庾体”,多轻靡浮艳- | |之辞。仕西魏后,诗风为之一新,雄劲苍凉,沉郁老成。诗歌代表作- | |《拟咏怀》27首,慨叹身世,抒发对故国的怀念。也有一些赠别友- | |人的小诗,写得亲切动人,如《寄徐陵》等。庾信辞赋代表作《哀江- | |南赋》,反映了梁朝兴亡的历史,也追叙了个人的家世,情感真挚,- | |后世广为流传。其他抒情小赋也有名篇,如《小园赋》、《枯树赋》- | |等。庾信也是南北朝的骈文大家,讲究对仗、善于用典。其《哀江南- | |赋序》为历代传诵。 410| 0|□12001□ a荊楚文庫 606|0 |□a中国文学□Azhong guo wen xue 690| |□aI213.92□v5 701| 0|□a庾信□Ayu xin□4著 995| |□a1100554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