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 |
描述: | |
公开/私有: | 公开 私有 |
中原楚文化研究/楚文化的東漸, 马世之, 刘和惠著 |
|
ISBN:
|
978-7-5564-2612-6 价格: CNY138.00 |
语种:
|
chi |
题名:
|
中原楚文化研究/楚文化的東漸 / 马世之, 刘和惠著 , |
出版发行:
|
出版地: 武汉 出版社: 湖北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901 |
载体形态:
|
484页 图, 地图 25cm |
责任者附注:
|
马世之,1937年生,河南温县人,考古学家,曾任河南省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善于把出土文物与历史典籍相结合,着重于考古学文化分析,对中原文化,史前城市都有独到的见解,并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和专著,有学术著作《郑韩故城》《中国史前古城》等。 |
摘要:
|
《中原楚文化研究》原为《楚学文库》丛书之一,1995年由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现为《荆楚文库》2017年备选书目之一。中原楚文化是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江汉流域的楚文化相比,有不同的发展阶段和特征。此书正是抓住这一点,采用古史传说、文献资料、考古资料相结合的方式,认真考证和剖析中原楚文化,寻找中原楚文化在历史与考古现实中所具有的地位和价值。此书从中原地区远古文化入手,对楚文化的历史渊源、楚人立国与建都、西周时期楚的国势与文化、楚灭中原诸国与文化、东周时期楚的国势与文化、楚国东徙及其文化的衰颓、中原楚文化的发展阶段及其特征等问题进行了详细而深入地探讨,总结概括了多年来对中原楚文化的研究成果,更有作者独到、深刻的真知灼见。《楚文化的东渐》是《荆楚文库·研究编》2017年备选书目,1995年由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其书重点在于介绍楚文化东渐的过程,即楚文化向长江下游、淮河中下游一带的影响渗透。从楚文化的勃兴及其特征、商周时期的“东方”、楚文化的东渐、楚文化中心的东移、战国晚期的楚墓五个方面围绕楚文化“东渐”这一主题作了详细的介绍,同时也论述了楚文化的兴起、楚文化对我国古代文化所起的作用、楚文化的特征及楚文化与中原文化的关系。本书从“东渐”的新视角介绍楚文化的发展,为读者全面了解楚文化提供了便利。这两本书因篇幅较短,无法单独成书,依据《荆楚文库》要求合为一本。 |
使用对象附注:
|
大众读者 |
主题:
|
楚文化 研究 |
主题:
|
楚文化 研究 |
中图分类:
|
K871.414 版次: 5 |
主要著者:
|
马世之 著 |
主要著者:
|
刘和惠 著 |
标签:
|
|
相关资源:
|
|
分享资源:
|
HEA| |02950nam 2200277 450 005| |20210202010004.0 010| |□a978-7-5564-2612-6□b精装□dCNY138.00 100| |□a20210202d2019 ekmy0chiy50 ea 101|0 |□achi 102| |□aCN□b420100 105| |□aabk z 000yy 106| |□ar 200|1 |□a中原楚文化研究/楚文化的東漸□Azhong yuan c- | |hu wen hua yan jiu /chu wen hu- | |a de dong jian□f马世之, 刘和惠著 210| |□a武汉□c湖北教育出版社□d201901 215| |□a484页□c图, 地图□d25cm 225|2 |□a荆楚文库□Ajing chu wen ku 314| |□a马世之,1937年生,河南温县人,考古学家,曾任河南省社- | |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善于把出土文物与历史典籍相结合,着重于考- | |古学文化分析,对中原文化,史前城市都有独到的见解,并发表多篇- | |学术论文和专著,有学术著作《郑韩故城》《中国史前古城》等。 330| |□a《中原楚文化研究》原为《楚学文库》丛书之一,1995年由- | |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现为《荆楚文库》2017年备选书目之一。- | |中原楚文化是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江汉流域的楚文化相比- | |,有不同的发展阶段和特征。此书正是抓住这一点,采用古史传说、- | |文献资料、考古资料相结合的方式,认真考证和剖析中原楚文化,寻- | |找中原楚文化在历史与考古现实中所具有的地位和价值。此书从中原- | |地区远古文化入手,对楚文化的历史渊源、楚人立国与建都、西周时- | |期楚的国势与文化、楚灭中原诸国与文化、东周时期楚的国势与文化- | |、楚国东徙及其文化的衰颓、中原楚文化的发展阶段及其特征等问题- | |进行了详细而深入地探讨,总结概括了多年来对中原楚文化的研究成- | |果,更有作者独到、深刻的真知灼见。《楚文化的东渐》是《荆楚文- | |库·研究编》2017年备选书目,1995年由湖北教育出版社出- | |版,其书重点在于介绍楚文化东渐的过程,即楚文化向长江下游、淮- | |河中下游一带的影响渗透。从楚文化的勃兴及其特征、商周时期的“- | |东方”、楚文化的东渐、楚文化中心的东移、战国晚期的楚墓五个方- | |面围绕楚文化“东渐”这一主题作了详细的介绍,同时也论述了楚文- | |化的兴起、楚文化对我国古代文化所起的作用、楚文化的特征及楚文- | |化与中原文化的关系。本书从“东渐”的新视角介绍楚文化的发展,- | |为读者全面了解楚文化提供了便利。这两本书因篇幅较短,无法单独- | |成书,依据《荆楚文库》要求合为一本。 333| |□a大众读者 410| 0|□12001□ a荆楚文库 606|0 |□a楚文化□Achu wen hua□x研究□x河南□x 606|0 |□a楚文化□Achu wen hua□x研究 690| |□aK871.414□v5 701| 0|□a马世之□Ama shi zhi□4著 701| 0|□a刘和惠□Aliu he hui□4著 995| |□a1100554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