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描述:
公开/私有: 公开 私有
标签: 用空格间隔多个标签,如:小说 文学 余秋雨
保存至书单: 文献所属馆: 文献所属馆:

(宣統)湖北通志(全七册), 吕调元, 刘承恩修

ISBN:
978-7-5403-4898-4 价格: CNY1980.00
语种:
chi
题名:
(宣統)湖北通志(全七册) / 吕调元, 刘承恩修 , 张仲炘, 杨承禧纂
出版发行:
出版地: 武汉 出版社: 崇文书局(原湖北辞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808
载体形态:
7册页 部分彩图, 地图 27cm
责任者附注:
杨承禧(1858—1935年),字致存,别号健庵居士,江夏(今武昌)人。光绪八年(1882年)举人,1890年进士,官至翰林院编修。后丁忧回籍任江汉书院山长、两湖书院分校教习。1901年出任四川候补道。湖北重修《湖北通志》,参与编成《湖北通志》172卷。
摘要:
本书由吕调元、刘承恩修,张仲炘、杨承禧等纂。编纂始于清朝光绪七年(1881),曾两度中辍,成书于一九一九年,前后历时四十年。其记事无上限,下限至宣统三年(1911)。初刻于民国十年(1921)。全书一百七十二卷,分为舆地、建置、经政、学校、武备、祥异、艺文、金石、职官、人物等十志,记录了湖北地区从商周时期直至清末的山川地理形势变迁、行政建置变迁、经济社会、风俗人情、文化教育、历史人物等各方面的历史,是一部珍贵的地方历史资料,具有很高的出版价值。
使用对象附注:
大众读者
主题:
湖北省 地方志
中图分类:
K296.3 版次: 5
主要著者:
吕调元
主要著者:
刘承恩修
次要著者:
张仲炘
次要著者:
杨承禧纂
标签:
相关资源:
分享资源:
限定所在馆: 限定所在馆藏地点: 限定馆藏状态:
HEA|  |01955nam  2200289   450 
005|  |20210202010013.0
010|  |□a978-7-5403-4898-4□dCNY1980.00
100|  |□a20210202d2018    ekmy0chiy50      ea
101|0 |□achi
102|  |□aCN□b420100
105|  |□aab  z   000yy
106|  |□ar
200|1 |□a(宣統)湖北通志(全七册)□A(xuan tong )h-
   |  |u bei tong zhi (quan qi ce )□f-
   |  |吕调元, 刘承恩修□g张仲炘, 杨承禧纂
210|  |□a武汉□c崇文书局(原湖北辞书出版社)□d201808
215|  |□a7册页□c部分彩图, 地图□d27cm
225|2 |□a荆楚文库□Ajing chu wen ku
314|  |□a杨承禧(1858—1935年),字致存,别号健庵居士,江-
   |  |夏(今武昌)人。光绪八年(1882年)举人,1890年进士,-
   |  |官至翰林院编修。后丁忧回籍任江汉书院山长、两湖书院分校教习。-
   |  |1901年出任四川候补道。湖北重修《湖北通志》,参与编成《湖-
   |  |北通志》172卷。
330|  |□a本书由吕调元、刘承恩修,张仲炘、杨承禧等纂。编纂始于清朝-
   |  |光绪七年(1881),曾两度中辍,成书于一九一九年,前后历时-
   |  |四十年。其记事无上限,下限至宣统三年(1911)。初刻于民国-
   |  |十年(1921)。全书一百七十二卷,分为舆地、建置、经政、学-
   |  |校、武备、祥异、艺文、金石、职官、人物等十志,记录了湖北地区-
   |  |从商周时期直至清末的山川地理形势变迁、行政建置变迁、经济社会-
   |  |、风俗人情、文化教育、历史人物等各方面的历史,是一部珍贵的地-
   |  |方历史资料,具有很高的出版价值。
333|  |□a大众读者
410| 0|□12001□ a荆楚文库
606|0 |□a湖北省□Ahu bei sheng□x地方志□x清代
690|  |□aK296.3□v5
701| 0|□a吕调元□Alu diao yuan□4著
701| 0|□a刘承恩修□Aliu cheng e xiu□4著
702| 0|□a张仲炘□Azhang zhong xin□4译
702| 0|□a杨承禧纂□Ayang cheng xi zuan□4译
995|  |□a1100959080